登高架設-主 要 構(gòu) 造(雙排外腳手架)
第二節(jié)主 要 構(gòu) 造
一、雙排外腳手架
(1)雙排腳手架應根據(jù)技術規(guī)范搭設;當連墻件按二步三跨設置,二層裝修作業(yè)層、二層腳手板、外掛密目安全網(wǎng)封閉,且符合下列基本風壓值時,其允許搭設高度宜符合表4—2 的規(guī)定。
注∶本表計算風壓高度變化系數(shù),系按地面粗糙度為C類采用,當具體工程的基本風壓值和地面粗糙度與此表不符時,應另行計算。
(2)當曲線布置的雙排外腳手架組架時,應按曲率要求使用不同長度的內(nèi)外橫桿組架,曲率半徑應大于2.4 m。
(3)當雙排腳手架拐角為直角時,宜采用橫桿直接組架(見圖 4—9a);當雙排腳手架拐角為非直角時,可采用鋼管扣件組架(見圖 4-9b)。
(4)雙排腳手架首層立桿應采用不同的長度交錯布置,底層縱、橫桿作為掃地桿距地面高度應小于或等于350 mm,嚴禁施工中拆除掃地桿,立桿應配置可調(diào)底座或固定底座(見圖4—10)。
(5)雙排腳手架專用外斜桿設置(見圖 4—11)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∶
1)斜桿應設置在有縱、橫向橫桿的碗扣節(jié)點上。
2)在封圈的腳手架拐角處及一字形腳手架端部應設置豎向通高斜桿。
3)當腳手架高度小于或等于24m 時,每隔5跨應設置一組豎向通高斜桿;當腳手架高度大于24m時,每隔3跨應設置一組豎向通高斜桿;斜桿必須對稱設置。
4)當斜桿臨時拆除時,拆除前應在相鄰立桿間設置相同數(shù)量的斜桿。
(6)當采用鋼管扣件作斜桿時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∶
1)斜桿應每步與立桿扣接,扣接點距碗扣節(jié)點的距離不應大于150 mm;當出現(xiàn)不能與立桿扣接時,應與橫桿扣接,扣件扭緊力矩應為40~65N·m。
2)縱斜桿應在全高方向設置成八字形且內(nèi)外對稱,斜桿間距不應大于2跨(見圖4—-12)。
(7)連墻桿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∶
1)連墻件應呈水平設置,當不能呈水平設置時,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。
2)每層連墻桿應在同一平面,其位置應由建筑結(jié)構(gòu)和風荷載計算確定,且水平間距不應大于 4.5 m。
3)連墻桿應設置在有橫向橫桿的碗扣節(jié)點處,當采用鋼管扣件作連墻桿時,連墻桿應與立桿連接,連接點距碗扣節(jié)點距離不應大于 150 mm。
4)連墻桿應采用可承受拉、壓荷載的剛性結(jié)構(gòu),連接應牢固可靠。
(8)當腳手架高度大于 24 m時,頂部 24 m 以下所有的連墻件層必須設置水平斜桿,水平斜桿應設置 在 縱 向 橫桿 之下 (見圖 4—13)。
(9)腳手板設置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∶
1)工具式鋼腳手板必須有掛鉤,并帶有自鎖裝置與廊道橫桿鎖緊,嚴禁浮放。
2)沖壓鋼腳手板、木腳手板、竹串片腳手板,兩端應與橫桿綁牢,作業(yè)層相鄰兩根廊道橫桿間應加設間橫桿,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小于或等于150 mm。
(10)人行通道坡度宜小于或等于1∶3,并應在通道腳手板下增設橫桿,通道可折線上升(見圖4—14)。
(11)腳手架內(nèi)立桿與建筑物的距離應小于或等于150 mm;當腳手架內(nèi)立桿與建筑物的距離大于150 mm 時,應按需要分別選用窄挑梁或?qū)捥袅涸O置作業(yè)平臺。挑梁應單層挑出,嚴禁增加層數(shù)。
二、門洞設置要求
(1)當雙排腳手架設置門洞時,應在門洞上部架設專用梁,門洞兩側(cè)立桿應加設斜桿(見圖 4—15)。
(2)模板支撐架設置人行通道時(見圖 4—16),應符合下列規(guī)定∶
1)通道上部架設專用橫梁,橫梁結(jié)構(gòu)應經(jīng)過設計計算確定。
2)橫梁下的立桿應加密,并應與架體連接牢固。
3)通道寬度應小于或等于4.8 m。
4)門洞及通道頂部必須采用木板或其他硬質(zhì)材料全封閉,兩側(cè)應設置安全網(wǎng)。
5)通行機動車的洞口,必須設置防撞擊設施。